close
隨著父母年紀漸長,會遇到自己父母或父母的親友因為意外或疾病離世的情況.父母雖然內心感到哀傷和失落,但仍會努力打起精神繼續忙碌地工作和家庭生活.常見的是用理智告訴自己長輩去當天使了,沒有苦痛了,他們會希望我們為他們高興,也希望我們過得好.因為有死亡,更要珍惜現在.
然而,哀傷失落的情緒還沒被看到就掩蓋起來,對過去種種的懷念與遺憾還沒有被訴說,長輩在自己心裡的空間和價值還沒有被建立,哀傷失落過程就還沒有完成.而這些沉重的情緒會讓情緒水桶容量變得很小,時常裝一點點情緒就會爆炸.常見有些父母變得容易焦慮,憂鬱或生氣,外在的表現則容易碎念,眉頭深鎖或不自覺地大聲說話,很難把心思放在當下的言行.長期如此一定會影響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.
孩子看到父母的不開心,也接收到父母的情緒.孩子自然也會擔心父母,害怕什麼時候又會被父母責罵或碎念,在學校的學習表現或人際關係當然也會受影響,常見的是容易分心和成績下滑,或者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.鼓勵父母若看到孩子成績下滑或時常與同學發生衝突,請不要單純讓孩子參與補習班或請家教,也不要單純認為是同學或老師的問題.可以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和需求,並思考自己或自己的長輩是否有未處理的哀傷失落情緒,好好從情緒去改善才能從根本協助解決孩子的困擾.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